泰國佛牌上的認知,有時候未必很容易就會找到答案。而去到古董款式,在網上就更加難找到文章有相關介紹,所以寫一寫,讓更多人可以認知。
首先第一編就以價錢來寫,看反應再寫落去。
一般來講,如果近二三十年出廟的作品,泰國當地人對佛牌的保存保養的技術都會較好,在品相保存上都不會有太大差距,通常影響到價錢的都是製作的材質、顏色,很少會有太大的價格差距。以金屬牌來說,通常極品完美的,會有一層光面(泰文讀音叫漂輝),有呢一層光面就貴一點點。而極差品相的,通常是上一手用家沒有用保護殼去佩戴,或者保存得不好,經過長年累月,可能會有銹漬或者磨蝕,價錢就會打個折扣。
以一些著名的新牌古牌都會有一種共通點,如果該期佛牌有推出幾款牌模,通常會有分流行模/非流行模,流行模一般貴兩三成起,有些款式會有更大差距。
而去到四五十年以上,或者過百年的款式,在資料蒐集上就需要更多的學問。那時候的佛牌保存方法沒有現在的先進,所以同一款佛牌,品相保存度不同,價格都會有差異,而差異上可能同一期的佛牌,有幾倍差距。只能夠講,每尊的入手價都會有差異,所以標價都有機會不同。所以有時候同一款牌,幾間店賣的價錢都有差異,因為古牌項目的品相保存會有直接影響,當然前文所說的關於牌模,材質,商譽都會帶來價錢上的影響。有否修補,或者有否被化學物清洗過都會有影響。所以收藏古牌需要了解的知識相對較多。
以一款比較熱門的佛牌 屈當一期四面神 來談,這款牌是五十多年前的作品,品相保存有很大差距,同一款牌,清晰見到四面神的臉與否,可能已經相差幾千港幣,因為拿回來的價格已經有差距。每個位置清晰一點,同一期的佛牌可以相差過萬港幣,這是一個事實。當然每位用家預算都會有所不同,選牌的預算,按自己喜好去選就可。以全泰第一師傅身牌 龍婆敢自身 來說,便宜的話近六位數港幣,美品美材質,要幾百萬港幣,幾百萬港幣是在泰國當地有成交過的價錢,而非有價無市。
如果以審美標準來說,怎樣才算是美品?通常在圖鑑上刊登的品相,都是以美品/完美品相刊登作參考,方便讀者容易辨別/學習。


